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動態,成為一個可以將自己打造成獨立平臺的技術強國。
雖然到 2021 年人工智能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但ChatGPT等工具因其在溝通和創意領域的巨大實用性而引起了全球受眾的更深入共鳴。
生成式 AI 的世界以 LLama 2、GitHub Copilot 和 Stable Diffusion 等進一步突破為標志,不僅正在革新技術,也正在革新經濟。大型科技公司認識到這一突破性潛力,一直在向這一領域注入資金。
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預測(十億美元)
Precedence Research最近的一份報告進一步證實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巨大增長潛力。2022 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場價值高達 107.9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將達到約 1180.6 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 27%。
下圖顯示了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8 月期間五家主要科技公司的每月股價:微軟 (MSFT)、蘋果 (AAPL)、Alphabet (GOOGL)、亞馬遜 (AMZN) 和 Meta (META)。
雖然人們很容易將這些重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事件與大型科技公司的股價之間建立直接聯系,但了解股市的多面性至關重要。從全球經濟趨勢到地緣政治局勢,許多因素都會影響股票價格。
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取得的突出地位,以及它的里程碑如何在投資者情緒和決策中發揮作用。主要人工智能事件之間的相關性,例如
活動 1:ChatGPT(2022 年 12 月)
活動 2:Google Bard(2023 年 2 月)
活動 3:Meta Llama 2(2023 年 7 月)
這一時期的股價走勢表明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人工智能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 OpenAI 從 ChatGPT 到更先進的GPT-4 的快速發展,以及 Anthropic 的 AIClaude 2,它在短時間內展示了顯著的處理增強。甚至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也進一步涉足人工智能領域,成立了一家名為X.AI的新的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公司。正如 X.AI 網站上透露的那樣,這個由 12 人組成的緊湊而強大的團隊的使命是“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
考慮到該行業的資金流動,大型科技公司顯然認識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潛力,并正在積極尋求塑造其發展軌跡。
大型科技公司在生成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數據、電力和生態系統
有幾個理由相信大型科技公司可以對生成人工智能產生重大影響:
1.數據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石。能夠訪問海量且多樣化的數據集的公司在人工智能產品開發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這種“數據優勢”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戰略舉措中表現得非常明顯。擁有數十億用戶的這些科技巨頭有效地將數據獲取轉變為良性循環:更多的數據帶來更好的產品,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甚至更多的數據。
2.算力
除了數據之外,部署先進的人工智能模型還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訓練、微調和部署這些模型所需的硬件和基礎設施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還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這種“計算能力優勢”確保了雖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隨處可見,但大多數仍然依賴大型科技公司的基礎設施。這些初創公司經常成為收購目標,進一步放大行業整合。
3.生態系統控制
大型科技公司的一項顯著能力是其創建綜合生態系統以擴大其影響范圍的能力。從搜索引擎到智能設備,從云平臺到電子商務,它們的服務往往是相互關聯的。這種互聯性促進了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無縫集成。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來說,這意味著跨多個接觸點向用戶提供直接路徑。
以“ Midjourney”為例,它目前提供商業上最好的高質量人工智能圖像,但只能通過 Discord 訪問。受限于單一接入點限制了初創公司的影響力,尤其是與嵌入大型科技公司龐大生態系統中的產品或服務相比。
大科技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現狀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人們談論的話題,它以令人興奮且無限的潛力改變著技術格局。科技行業巨頭和新興初創公司都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清楚地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個流行詞。它正在成為技術創新的下一個前沿。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一些行業領導者在做什么。
元
Meta 將目光投向兩個主要領域:推薦/排名和生成模型。在人工智能推薦的支持下,Instagram 等平臺上的自然參與度大幅增長,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增強用戶體驗方面的強大實力。
與 Google 和 OpenAI 等在人工智能模型上保持專有立場的競爭對手相比,Meta 的開源計劃代表了反對限制性技術實踐的大膽立場。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表達了其基本理念,他強調開源軟件在推動創新方面的關鍵作用。Llama 2的開源模式是對全球開發者的邀請,讓他們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迭代和創新。
Meta 最近的其他創新包括:
音樂和音頻:根據最近的一篇文章,Meta 推出了“Audiocraft”,這是一種專門為音樂和音頻設計的生成式 AI。這可能會徹底改變創作者制作和修改音樂的方式,使過程更加直觀和廣泛。
文本和圖像:Meta 還推出了CM3LEON,這是一種能夠無縫生成文本和圖像的人工智能。這對內容創作者和廣告商的影響可能會改變游戲規則。
與社交平臺集成:Meta 不僅將生成式人工智能僅限于獨立項目,還戰略性地將這些技術集成到 WhatsApp、Messenger 和 Instagram 等平臺中。這可能預示著這些平臺上用戶體驗的新時代,從定制內容生成到增強的交互性。
微軟
自從突破性地收購 OpenAI 以來,微軟一直在不懈地追求生成式 AI 的主導地位。
他們的合作催生了Azure OpenAI 服務等創新,增強了微軟云產品的功能。Github Copilot的推出進一步體現了這種融合,展示了人工智能對編碼和開發的深遠影響。
然而,在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中,微軟的人工智能實力變得尤為明顯。Bing 和 Edge 中的人工智能增強功能,例如用于搜索查詢和內容生成的對話式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增強了用戶與數字領域的互動。
他們最新推出的Bing Chat Enterprise 和 Microsoft 365 Copilot 標志著朝著改變工作場所生產力和協作邁出了大膽的一步
亞馬遜
亞馬遜也不甘落后,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自己的故事。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 (Andy Jassy) 透露,亞馬遜業務部門的“每一個”都深入參與“多項生成式人工智能計劃”。亞馬遜的云服務 AWS 推出了專門用于使用生成式 AI 進行構建的工具。
亞馬遜的Alexa AI正在從監督學習轉向通用智能的新范式,減少對人類注釋數據的依賴。這一舉措催生了“Alexa Teacher Models”(AlexaTM),這是受 OpenAI 的 GPT-3 啟發的大型多語言系統。與大多數型號不同,AlexaTM 20B采用獨特的序列到序列編碼器-解碼器設計。
谷歌
在 2023 年 5 月的 I/O 大會上,谷歌反復強調其向“人工智能優先”公司的轉型,甚至成為了一個梗。通過一系列的公告,這家科技巨頭的目標不僅僅是趕上同行,而是開拓人工智能領域的新途徑。
他們對 ChatGPT 的回答是由對話應用程序語言模型 (LaMDA) 提供支持的“吟游詩人”,展示了他們的雄心。Sundar Pichai 對 Bard 的愿景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聊天機器人,而是一個可以利用網絡龐大信息庫并為用戶提供智能、創造性響應的工具。
蘋果
以戰略嚴密著稱的蘋果公司,對于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具體計劃一直相對沉默。然而,考慮到蘋果歷來對用戶體驗和創新的重視,科技界正在熱切等待蘋果的下一個重大舉措。鑒于蒂姆·庫克的評論,人工智能在蘋果路線圖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準備推出 AJAX 和 Apple GPT。這些人工智能工具被視為蘋果公司對 OpenAI 和谷歌產品的反擊,預示著未來的激烈競爭。
蘋果公司最近發布的生成人工智能應用研究員職位清單清楚地證明了蘋果公司對生成人工智能的承諾。蘋果不僅投資技術,還投資人才,確保他們始終處于人工智能研究和應用的前沿。
生成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星
盡管大型科技公司牢牢控制著生成人工智能,但仍有一些初創公司不僅生存下來,而且蓬勃發展,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并挑戰現狀。他們獨特的主張、對創新的根深蒂固的承諾以及以社區為中心的方法強調了人工智能行業的巨大潛力和適應性。
Hugging Face因其對社區驅動的人工智能的重視而脫穎而出,成為領跑者。該實體價值約 20 億美元,提供開源 AI 模型開發,在 AI 社區內培養包容性和集體發展意識。
Stability AI已成為人工智能驅動的視覺藝術領域有影響力的參與者。他們的標志性產品“穩定擴散”可將文本輸入轉換為圖像。Stability AI 的估值徘徊在 10 億美元大關左右,且在倫敦運營,其近期搜索量呈指數級增長,證明了其影響力不斷上升。DreamStudio 是其重要平臺之一,使用戶能夠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來制作獨特的設計。Stability AI 對開源工具的重視與其對生成式 AI 訪問民主化的承諾相呼應。
Anthropic專注于人工智能安全和定制內容生成,代表了這個新興生態系統的另一個充滿活力的方面。這家美國初創公司的估值高達 50 億美元,吸引了科技巨頭的注意,從谷歌獲得了近 4 億美元的投資,凸顯了大型科技公司對這些初創公司的錯綜復雜的關系和濃厚的興趣。Anthropic 的一個值得注意的產品是 Claude,這是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它類似于 ChatGPT,為用戶提供詳細的、與上下文相關的響應。他們的血統源于前 OpenAI 成員的專業知識,這給他們帶來了獨特的優勢。
最后,總部位于舊金山的Midjourney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圖像生成器而受到關注。盡管有關其資金的具體細節尚未披露,但其非凡的增長軌跡(五年內搜索量增長 5800% 的激增證明了這一點)不容忽視。該平臺已擁有超過 1500 萬用戶,所有用戶都利用其強大的功能編織藝術掛毯。
巨頭的掌控:大型科技公司對生成人工智能的掌控
盡管是更廣泛的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子集,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資卻大幅增長,僅在 2023 年前 5 個月就達到了驚人的 120 億美元。從提供豐富的溝通渠道到培養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其本質在于重塑和增強人類體驗。
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等巨頭在這一領域的推進證明了其戰略重要性。然而,這不僅僅是貨幣投資或市場份額的問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威力在于它的影響力,無論是在塑造投資者情緒、重新定義數字景觀還是改變我們對技術的期望方面。
然而,一個關鍵問題仍然存在: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會抑制還是刺激生成人工智能領域?雖然他們的巨大資源可以加速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但壟斷控制的潛力是不可否認的。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領域新興明星的崛起,如Hugging Face和Stability AI,帶來了一線希望。他們的成功故事證實,即使在巨頭中,創新、社區驅動的發展和清晰的愿景也可以為成功鋪平道路。
雖然大型科技公司的參與可以促進進步,但維持一個多元化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讓初創企業和創新者能夠蓬勃發展,對于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